close

  中新社武漢11月1日電 (楊天平 張薇 徐金波)世界雜技的“同質化”,成為第十一屆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(以下簡稱“武漢雜技節”)關註的焦點。
  長期從事雜技對外交流的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說,當前全球藝術交流活動加劇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,促進了東西方雜技藝術的廣泛交流與共同進步。但也帶來業內普遍盛行簡單的“拿來主義”,導致節目的“同質化”甚至雷同化趨向。她建議,雜技界應註重知識產權的保護,借鑒引進國際體操“首創表演者命名”的機制,保護創作者的熱情和知識產權。
  作為一名長期進行節目原創的創作者,中國沈陽軍區前進雜技團團長董爭臻對“克隆”者深惡痛絕。他曾經以顛覆傳統視覺效應,將一套帶有“新圖騰”文化理念的“魔方系列”原創作品——《太空暢想》、《中國結》等搬上雜技舞臺,作品剛一問世,就被多位“克隆”者收入門下進行商演。
  他說,越來越多的創新者,選擇一些能夠突破既有模式的創新辦法,將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巧妙的“嫁接”,從而形成高端甚至是頂端的技藝平臺。鼓勵和保護原創作品,或是這種衍生的“嫁接型”作品,是防止“同質化”蔓延的一個有效支點。
  雜技“抄襲”之風這些年也在國際上盛行。美國國際基石娛樂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保羅·貝朗格說,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,雜技表演的場合越來越多,例如席卷美國、英國、印度、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達人秀節目,幫助雜技走進公眾視野,同時也衍生很多抄襲現象。
  他認為,為了提升和發展雜技表演,有些企業或個人花費巨資和時間,一些人則專攻抄襲,因此等同於竊用他人的時間和金錢。“這種做法是錯誤的,我們應該在受到其他表演者的啟發的基礎上,開發自己的產品,而非抄襲。”他強調。
  對於雜技界的“同質化”,俄羅斯國家馬戲團團長瓦迪姆·加格洛耶夫則顯得十分淡定。本次具有95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馬戲團帶來世界級的節目《俄羅斯抖桿》前來武漢演出。對於外界擔心的被“抄襲”或“克隆”,他表示這台節目一般人難以“借鑒”,一方面表演者伊戈爾·斯騰卡,此前已表演俄羅斯抖桿節目長達8年之久,具備扎實的理論與表演基礎。另一方面這台2013年首演《俄羅斯抖桿》節目,其中包含驚人特技——兩個節律三空翻,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其他團隊表演成功過,在武漢他們將為觀眾獻上再創紀錄的三個節律三空翻。
  兩年一屆的武漢雜技節是與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、法國巴黎明日國際雜技節、中國吳橋雜技節齊名的四大國際雜技盛會。本屆雜技節於10月31日至11月6日舉行,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國內外演員參加比賽演出。(完)  (原標題:中外專家齊批雜技藝術“同質化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q26hqus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